世界各地的大學都在積極探求如何加強本科教育,而其中一種被視為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住宿式書院制度。澳門大學在2014/2015學年同時啟動八所書院,建立亞洲最具規模和最完整的住宿式書院系統。澳大憑藉更完善的教學和住宿硬件,逐步實踐專業、通識、研習和社群教育「四位一體」教育模式中的「社群教育」一環,以體驗式的、全天候、多方位的方式,培育21世紀人才。

博雅教育的理念

博雅教育不是單一專業學科知識的培育,而是以價值教育(values education)為起點,鼓勵學生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學識與專長,參與和改造生活環境,使自己和社會有更好的轉變。大學內各專業學院、學系、研究所,以培養專業知識為宗旨,惟博雅教育不限於某一學科或專業,而是學習能力和方法的鍛煉。

澳大的住宿式書院,正是提供博雅教育的一個理想平台。每間書院可容納400多位來自不學生科背景、不同年級的學生,同宿共膳、互相認識、彼此學習;並由書院院長及專職導師帶領,發展各種生活知識和技能。為培養學生成為自主的學習者,各書院分別設計獨特的學程和活動,務求使住宿學生善用書院內設備和資源,發展自己的專長和興趣。

找到一輩子的朋友

《大學》學記篇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儕間的互愛互助,令生活更加充實。書院各樓層在樓層助理協助下成立樓層管理會,以促進樓層成員間的認識和聯繫。書院內亦成立院生會(House Association),目的為領導學生投入書院生活。因而書院內有多種培養人際關係,以興趣為主導的社交活動,學生可從中學習和實踐各種社交知識,鍛煉團隊合作精神。

來自孟加拉、蔡繼有書院的Shuvoraj 認為,住在書院可以有很多的機會交朋友:「剛來的時候遇到很多熱情的同學,這些同學幫我解決了很多困難,也幫助我適應澳門的生活,現在他們都成為好朋友。」曹光彪書院院生助理柯琦說:「在書院可以認識葡語系國家的朋友,週末的時候可以約他們去玩,而且我在書院設立了一層樓叫Portuguese floor,互相交流葡語,我也組織一些葡語學習班、葡語聚會等活動,在這個環境下大家不是在學習,而是在交朋友。」

霍英東珍禧書院代副院長蔣怡博士說:「對新生來說可能會擔心自己無法融入書院生活,可是很多學生住了一個學期以後,學生會跟我說,『我媽媽經常打電話抱怨說我不回家喝湯』,因為學生覺得書院活動太豐富,還有一班朋友一起玩,所以就經常留在書院。」蔣怡表示書院有好社群、好導師、好活動和好伙伴:「我在書院工作5年,看到學生在這裡認識到志同道合朋友,甚至是另一半,其實只要學生願意打開心扉,這裡可以找到一輩子的朋友。」

組織活動,服務社群

書院重視和鼓勵學生發展領導才能,以此發掘學生的專長,並協助他人不斷改進。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參與書院內的學生組織,成為組織幹事或社員,負責策劃和推動書院活動及工作坊。此外,書院經常舉辦各類型活動,範圍包括社交、文化、體藝康樂、學習技能、升學及就業、時事社關等,藉此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學生在自行籌辦活動、或協助書院組織、宣傳和執行活動的過程中,積累更多實戰經驗。 

呂志和書院師生利用視頻向四川偏遠山區的學生進行義教,義教小老師付佳表示:「因為偏遠山區而無法接受正常、平等的教育,某程度是一種剝削,想到這裡,就有一股執教的衝動。」她認為在課餘付出一些私人時間和精力,就能換取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是一件很值得的事。另外,霍英東珍禧書院院生赴海南省的思源小學,向33名對攝影有濃厚興趣的山區小學生進行新穎的義教,讓小學生用菲林相機記錄生活;之後澳大院生更主動聯絡蘋果公司合作,成功爭取在澳門Apple Store零售店舉行數碼攝影展,展示山區兒童的作品,也邀請了有份參與計劃的6名小學生到展覽分享感想。

博雅教育目的為培養博通的心智,但學習知識並非最終目的,而是要運用知識以改善社會。因此書院亦著重學生參與各類社會服務,藉而瞭解社會大眾的需要,並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改善有需要人士的生活而作出貢獻。

吸收課堂外知識

書院也是一個幫助同學拓寬視野的地方。滿珍紀念書院在高桌晚宴上,曾邀請到曾擔任《歌劇魅影》主角的澳洲歌劇演員Tomos Griffiths高歌,演唱《歌劇魅影》、英國牧歌、倫敦西區音樂劇,以及二十世紀法國輕音樂,表演實在令在場師生人驚豔!葡萄牙、法國、澳洲、英國和美國等國家��表前來欣賞,並與學生同枱共享佳餚。隨後還有史蒂芬奧斯汀州立大學音樂學院演奏三重奏,簡直是一場音樂盛宴!

霍英東珍禧書院設有健康生活小組,在書院導師黃兆琳的帶領下,學生建立起自家書院的品牌,製作環保健康的產品如潤唇膏、驅蚊水等。小組不僅讓學生瞭解並參與產品的生產、銷售,更帶給人環保低碳生活的理念。此外,書院還曾有泰國和澳洲學生到訪,邀請奧運冠軍、企業高管等來與院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也會組織外出探訪不同的組織、學校等,讓他們放眼世界並吸收課堂之外的社會經驗。

第二個溫馨的家

書院更是一個大家庭,被院生暱稱為「老爹」、鄭裕彤書院副院長李偉權博士每到期末考,都特別為書院的同學做宵夜,他坦言很累,但是累得開心,因為同學們吃完宵夜後回寢室繼續奮鬥,讓書院有了家的感覺。雖然工作繁忙,不過老爹都會在空閒的時候邀請學生到家中吃飯,一嚐他親自炮製的地道客家菜。

「書院更是院生情感的寄託,讓我獲得了無數珍貴的友誼。」霍英東珍禧書院院生蘇柏靜大學二年級時,是書院院生會幹事,與團隊一起努力服務院生,如舉辦迎新活動、珍禧才藝大賽和領導力訓練營等。「我感受到書院是很溫馨團結,大家會約在膳堂用餐及高談闊論,也會在共享空間觀看電影。一旦有院生需要幫助,其他人會熱心施以援手。這裡充滿著人與人之間單純的友善。如果有院生參賽或搞活動,大家都會組隊撑場打氣!」

其實,只要學生願意投入書院生活,就會發現澳大的社群教育可以比想像更精彩,這不單單是一兩個學期的影響,而是一輩子的回憶,最值得回味的青春。

文章整輯自《澳大新語》及過往報導


新聞來源:傳訊部


媒體聯繫: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余偉業 電話:(853) 88224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

澳門大學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