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舉行“在中國寫中國"文學講座,邀請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余華及張悅然主講,分享創作心路歷程,吸引眾多澳大師生、公眾參與,全場座無虛席,連場內兩旁通道都站滿觀眾。余華直言,書作的靈感從不是等來的,而是在不斷創作中尋找出來的。

余華以他的批判題材和敏銳的洞察力而享譽國際,讀他的作品往往會感到抑鬱,而余華本人卻是一位幽默風趣的人,與他壓抑的書寫風格截然不同。余華解釋道:“因為我所追求的是我不曾擁有的,我擁有的,反而會對此不屑一顧"。然而,讓余華不屑一顧的東西還有他的作品數量,他認為一個作家最終能被記住的只有一兩部作品,所以作品還是重在質量。他分享有次莫言在與王安憶一同遊歐洲,莫言回來後跟他感慨自己太懶惰了,說王安憶在旅途中無時無刻都在寫作,余華當時就以自身的低產量安慰莫言說“你跟我比不是心態很好嗎"。

張悅然十四歲時已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出版多部小說。她表示自己跟余華是兩代作家,但所寫的都是同一個大的時代,而且上一代作家留下很多寶藏和財產,對下一代作家有啟蒙作用。她在書寫小說《繭》的時候,涉及到的歷史是她未曾親身經歷過的,在書本出版前內心有點忐忑不安。但她記得余華說過,作家不可能永遠只寫發生過、經歷過的事情。作家在寫未曾經歷過的歷史時,應該感到“記憶被召喚”,進入到寫作世界裡把未曾經歷的事情填滿。

在與觀眾交流時,講者被問到書作的靈感何來,余華留下讓人深刻的答案──靈感不是等來的。他給從事文字創作的人建議,靈感是在不斷創作中尋找出來的。他生動的舉例說:“若是我今天需要靈感寫作,那我是不是應該洗好澡,泡好咖啡,在床邊靜坐並心裡默念‘靈感你快來啊’"。講座為澳門文學節系列活動之一,由澳大葡文系系主任姚京明主持。


新聞來源:人文學院

媒體聯繫: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余偉業 電話:(853) 88224322
電郵:prs.media@um.edu.mo
澳門大學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