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與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辦的“鄭和與海上絲綢之路──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將於9月9 日 (星期五) 上午9時30分在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II號演講廳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台灣、香港以及本澳的專家學者,就鄭和七下西洋的重大歷史意義及深遠影響進行深入研討。

鄭和600年前七下西洋是一項世界性的航海壯舉,600年後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評估及系統探索這系列跨洋遠航的史實真相及現實意義。澳門作為傳統東西文化交匯中心,其特定歷史地位和獨特社會功能受到廣泛認同,澳門也是溝通東西經貿及文化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一站,因而總結鄭和下西洋的巨大國際意義並對澳門在新時代形勢下的發展定位重新認識、合理開發,是一項具重大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也必然有助於提高本澳以及境外人士對澳門歷史文化的關注程度。

提交是次研討會的學術論文共14篇,包括:南京大學歷史系范金民教授的《鄭和遠航世界的歷史地位》,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潘群教授的《鄭和縱跡建文考》,上海海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時平所長的《鄭和海權的中斷與明初“大一統”的制約性因素探析》,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萬明研究員的《走出鄭和下西洋認識的誤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莊國土院長的《明朝時期的海外政策和中國背向海洋的原因—兼論鄭和下西洋對中國海洋發展的危害》,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耿昇研究員的《法國漢學界的鄭和研究》,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鄭培凱主任的《鄭和與哥倫布:歷史錯亂的軌跡》,香港齡記出版有限公司陳佳榮總編輯的《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夕陽》,台灣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陳信雄教授的《六百年來鄭和形象的演變》,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楊允中教授的《鄭和精神與海洋文明》,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李紅助理研究員的《從朝貢貿易網到自由貿易網:中國與東南亞的區域合作及其對澳門的影響》,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鄭國強理事長的《鄭和下西洋與澳門開埠初探》;書面發言包括旅葡歷史學者金國平的《從龍涎香看停下西洋與澳門開埠的關係》以及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賀聖達副院長的《中國古代海外交往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兼論鄭和下西洋後中國航海事業的中衰》。上述論文中不乏予人啟迪的新觀點、新論述,對關注中國近代史、“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澳門發展定位的人士,將是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不可錯失。

會議亦安排自由發言,參加者可與主講嘉賓就相關主題進行互動討論。會議使用廣東話及普通話進行,歡迎關心歷史文化領域的各界人士出席並參與交流討論。有意參加者可以電話 (3978135) 或電郵 (cms.info@um.edu.mo)方式報名,人數不限,歡迎專家學者及各界有興趣人士出席。